泰鼎动态

端午节放假安排

blob.png

    节假日期间,各部门应妥善安排好值班安全保障工作,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,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,确保安全、平稳度过节日假期。

       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说法甚多,诸如:纪念屈原说;纪念伍子胥说 ;纪念曹娥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;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

0.jpg 


      自上古以来,五月一直被称为凶月或恶月。《风俗通》云:“俗说五月五日生子,男害父,女害母。”《史记》记载,孟尝君就因为出生于五月初五,被父亲田婴下令遗弃。母亲私下养大孟尝君后,田婴仍在父子相见时,当着儿子的面怒斥其母,为什么没有扔掉这个不祥的孩子。


端午起源


五月为凶月,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。追寻端午节的起源,你会在佛典当中发现,“驱邪镇鬼”是端午节起源的根本原因。



端午上堂

举:“昔有秀才造《无鬼论》

论就才放笔

有鬼现身

斫手谓秀才云:‘你争柰我何?’

白云当时若见

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:‘谷谷孤。’

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21)


 以前有位秀才在撰写《无鬼论》,写完刚放下笔的时候,恶鬼现身,砍手挑衅秀才:“你能把我怎么办?”白云法演禅师当时看到,只得滑稽地对鬼学布谷鸟叫, 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已极。

1.jpg



今朝又是五月五,

大鬼拍手小鬼舞。

蓦然撞着桃符神,

两手椎胸叫冤苦。


慧日禅师曾诗云,端午时大鬼拍手小鬼跳舞, 鬼撞桃符神, 鬼竟然如此猖獗。因此, 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。

2.jpg

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,俗说益人命 


端午上堂

今日端午

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

使万邪不窥其户

百鬼不入其门

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

使万病不干其体

疫疠不入其身

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27)


每当仲夏到来,洪水和瘟疫的季节也随之开端。端午节除了要对付“百鬼”还要对抗“万病”。这些记载, 揭示了端午节产生的真正原因。


但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,已广泛深入人心,故人们“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”,因此,纪念屈原之说,影响最广最深,占据主流地位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,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。




佛教中的端午遗俗


上堂:“今朝五月复端午。随众生心解分布棕子。虽然应所知。要须一一知来处。且道従什么处来?”

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44 )


在佛教的端午遗俗里,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。(想要更了解粽子,可以点开阅读原文)

3.jpg


今朝五月五, 

天降沛然雨。

艾人与门神,

聚头相耳语。

(《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》卷五)


艾人, 是端午节时束艾叶为人。它与门神一样, 是为了避邪拒鬼。

4.jpg


天中节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

燃灯甚盛游人过于元夕

陆游

万瓦如鳞百尺梯,遥看突兀与云齐。
宝帘风定灯相射,绮陌尘香马不嘶。
星陨半空天宇静,莲生陆地客心迷。
归途细踏槐阴月,家在花行更向西。


大圣慈寺在五月五日前三天举行盛大庆祝仪式, 寺庙张灯结彩, 禅堂成为端午庆典的场所。

5.jpg


禅师端午上堂:举拂子曰:“端午龙安亦鼓桡,青山云里得逍遥。饥餐渴饮无穷乐,谁爱争先夺锦标?却向干地上划船,高山头起浪。明椎玉鼓,暗展铁旗;一盏菖蒲茶,数个沙糖粽,且移北郁单越来与南阎浮提斗额看。”

(《五灯会元》卷18 )

 

禅师在法语里面举了当时过端午的习俗:划龙舟、点菖蒲茶、吃沙糖粽。禅师点出“世间如幻,而在世事种种贪念中挣扎,就宛如在陆地上划船,在高山上起浪一般虚妄”的修行诀窍。此外,这里出现了一些与现在不一样的端午古俗,像是端午龙船是为了“安龙”;  五月五日采兰草、菖蒲是用于制作“菖蒲茶”而不是煎汤洗澡。

 

《古尊宿语录》卷二十八载: “龙门若为作端午, 打动众人涂毒鼓。”一般认为,端午龙舟竞渡时击鼓是为了统一划船的节奏, 但是佛教典籍显示: 端午所用鼓上涂了毒药, 以增强鼓声的巫术力量, 以达到安龙、镇龙的目的, 它是驱鬼观念的具体体现。

6.jpg